风口消散,神话陨落,当资本退场,这些被遗弃的单车堆积如山成为棘手的“钢铁垃圾”。它们,有没有更好的归宿?
答案是有的,但给出这个答案的,是一位缅甸创业者迈克(Mike Than Tun Win)。据报道,今年3月,他发起了“少走路”(Lesswalk)运动,从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购买oBike、ofo和摩拜停止运营后的闲置车辆,运往仰光捐给贫困孩童,送给他们做代步工具。
据迈克说,他一共从ofo购买了4000辆单车,但这个数字,放在国内基数庞大的待处理废弃车辆中,仍然显得杯水车薪。城市边缘地带,一座座 “共享单车坟场”令人触目惊心,成为横亘在创业者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对于穷途末路的企业来说,处理回收可能比生产一辆新车的费用还要高,况且前面还有长长的退押金用户名单,无暇也无力顾及;而对城市管理者来说,过度膨胀的规模处理起来难度和成本都极高,并非短期内就可以解决。
不仅仅是废弃车辆处理问题,时至今日,与共享单车相关的风吹草动,仍旧话题热度不减。有人说,共享单车的“大败局”,是中国创投史上最惨烈的“照妖镜”,因此人们急切地想要进行总结,得出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;另一方面,作为城市出行功能的延伸,它切实地为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出行带来很多便利,仍然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。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,目前全国共享单车每天的使用量仍然在1000万人次以上。
也正因此,“混战”之后共享单车行业,仍在艰难前行。
在“禁投令”下发19个月后,4月初,广州重启共享单车投放指标,成为首个采用招标模式引入共享单车企业的城市。从“禁投令”变为“限投令”,共享单车开始进入“配额时代”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当下,共享单车行业需在社会秩序、政策环境、优质的体验、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,要从拼烧钱转向拼管理,从拼规模转向拼精细。
而这,其实本该就是共享单车的应有之义:以填补公共交通为出发点的租赁生意本来就该精打细算。也许,当资本大潮褪去,共享单车行业才能真正开始回到“初心”,找回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