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 舆情频道> 今日聚焦
杭州五年治堵成绩单出炉了今后五年,治堵还有很多措施
发布时间:2018-05-23 15:00:42 星期三   



综合交通治堵 进行时

昨天,杭州市召开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(扩大)会议。会上不仅公布了五年来的治堵成绩单,还介绍了在今后五年的“后峰会、前亚运”时代中,将会推出哪些治堵举措。

拥堵排名下降了,满意指数上升了

根据高德交通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年度报告,杭州的全国百城拥堵指数排名从治堵前的前3位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第48位(2018年一季度排名又继续下降至第83位),2016年度更是被评为“年度治堵典范之城”;市民对城市交通总体评价满意度也从2012年的65.3%提升到2017年的86.5%。

“地铁时代”,地铁公交联运系统更加完善

五年来,我市公交分担率提升了10.2个百分点,达到41.4%。轨道交通骨干作用明显增强,运营里程达117.5公里,日客流最高突破150万人次。

五年中,公交累计新辟线路91条、优化线路159条;这其中,有79条是地铁接驳专线。

围绕地铁1、2、4号线,公交集团通过开通社区微公交、优化线路站点等多种举措,已经初步构建起了“地铁—公交联运体系”,目前,主城区已经有123个地铁站口实现了公交无缝接驳。

此外,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、高峰时段限行、公共交通换乘优惠等政策,也为公交优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
景区交通压力大,多方协作营造良好旅游氛围

G20峰会成功召开后,杭州的国际知名度迅速上升,带来的旅游效应明显。如何解决西湖景区的拥堵,营造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,成了西湖风景名胜区与交通、交警、城投等部门的重要课题。

五年来,景区的公共交通投放力度不断加大。不仅有“一中心两分控”的公交运营安全指挥体系,还在动物园、苏堤、灵隐等热门站点安排现场管理人员。为了让市民游客进得去、出得来,开通了多条景点之间的定制公交专线和景区接驳专线。

随着西湖景区道路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剧,目前已有多条道路采取了车辆的禁行措施。据悉,九溪景区(九溪路、乾龙路)的过境车辆禁入方案,正在制定与讨论过程中。今年,景区还将启动北山街断桥道路优化调整工程,进一步改善景区交通条件。

未来五年,治堵仍然面临三大压力

杭州市治堵工作咨询委员会会员、浙江大学智能研究所所长王殿海认为,杭州治堵,面临着三大压力。

“首先,是人口和机动车增长较快,交通需求大;其次,是停车空间不足,停车压力大;第三,是城市建设,包括地铁、路网的建设带来的‘破坏’和‘围堵’。在未来的五年中,这些压力依然困扰着我们的城市。今后,我们更需要从经验治堵向科学治堵转变。”

在新一轮的5年治堵工作计划中,记者看到,杭州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服务潜力,如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,推进已建成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逐步开放;

研究以互联网拼车、分时租赁为典型代表的新型共享用车模式对个体机动化出行的补充,引导共享交通模式的规范发展;

增加城市交通设施资源开发,加快轨道交通建设,到2022年开通运营里程446公里以上;

继续攻坚建设“四纵五横三连十一延”城市快速路网,集中力量打破交通瓶颈;

加快外围新城、景区、地铁站周边P+R换乘停车泊位的建设;

重点推进绕城高速西复线、沪杭甬高速市区段抬升改造、“杭州中环”、杭绍甬高速、留下互通等重大工程,实现城市道路与对外公路的无缝衔接,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出行的影响等等。

2018年杭州治堵将有这些举措

抓好“交通强国示范城市”专项规划;

坚持公交优先,全年新增优化线路40条以上;

新建和扩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00处,更新公共自行车1万辆;

建设轨道交通328公里,确保杭黄高铁通车;

重点推进绕城高速西复线、沪杭甬市区段抬升改造、“杭州中环”、杭绍甬高速、留下互通改建等重大工程;

引导网租自行车规范发展,城市主干道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控制在每公里2辆以内;

深化智能交通发展,提升智慧治堵水平;

进一步推广和提升公共交通移动支付,完善公共交通智能查询系统;

加强县域治堵工作,统筹城乡协调发展。

来源:杭州日报 作者:记者 毛雨佳 通讯员 范杨 编辑:汪浩